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505号仁和新城写字楼A座21楼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西部北斗产业园6栋1单元701
联系方式:
13688080803(微信同号) 028-85327786
COPYRIGHT© 2018 中地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9006206号
NEWS
新闻中心
“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四川各地在行动
今年以来,四川各地自然资源系统立足职能职责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护航增劲。
绵阳市
强化空间保障:立足绵阳市发展需求,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划定成果已通过省厅质检并报自然资源部审查。加强规划先行,保障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等项目开工建设。
强化用地保障:分解下达省厅预支5089亩规划计划指标,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保障项目,特别是省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坚持项目用地保障“周监测、月调度、季盘点”工作机制,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保姆式”服务,实现“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良性转变。分类对338个年度省市重点项目进行调度,研究解决各类问题14项,完成用地保障项目237个。
本年度绵阳市已审批54个重点项目规划指标落实方案保障用地指标3100余亩
广安市
规划引领,助推文旅产业:在“双评价”“双评估”基础上,综合评价市域发展条件,合理预测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初步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结构。统筹规划山水格局,预留城市廊道,优化空间景观体系,提出高品质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小平故里红色魅力景观高地、华蓥山魅力景观高地和嘉陵江干流魅力景观高地。深化完善《西溪河流域概念性规划方案及重点区域方案》,通过场景文化表达、游线文化点缀、主题文化活动结合形成西溪河整体文化展现。
地质突破,助力经济建设:
➤ 充分运用二维地震+大地电磁探测技术,做实“地质+技术方法”综合研究及模拟技术体系,成功实施3处地热井。邻水县牟家镇勘探出川渝两地日出水量最大的自流地热温泉,水量达17680立方米/日,实现广安市地热勘查零突破。
➤ 圈定富硒土地392平方千米和绿色富铜、富锌土地1032平方千米,提出集中连片水稻和玉米富硒富锌种植基地12处,申报邻水县太和镇富硒土地标识1处,实施地下水探采结合井6眼,发现富锶泉水62处,深入挖掘特色地质资源。
土地要素,推动重点项目:
攀枝花
提供要素保障,优化供应流程: 破解工业企业用地标准不明确、手续办理周期长、低效用地清理退出难等瓶颈,建立完善出让标准化、评价区域化、受理容缺化、审批模拟化、监管全程化等5项标准化供应流程,实现项目准入、土地供应、开竣工、投达产、绩效评价闭环管理。2022年,园区新增工业用地30%以上采取“标准地”供应。
探索多项改革,缩减办理时限:制定实施《攀枝花市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探索推进个性化审批服务、代办审批服务、承诺制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多项改革。严格按照“事前定标准、事后管达标、亩产论英雄”的“标准地”审批程序,大力推进审批服务提速增效,已出让工业用地规划许可办理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实现“拿地即开工”,推动项目快速投产。
开展双向对接,提升供地精准:利用土地资源暨城市形象推介会、“花城土地云”微信小程序等途径提前公示地块信息、介绍产业需求,促进土地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和优质企业集聚。协同产业部门对接意向企业,将建设用地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规划建设标准、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标准“明码标价”带地出让,提升供地高效性、精准性。
德阳市
成立报征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成立了德阳市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并设立8个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对全市重点项目用地提供“保姆式”服务。
启动用地报征工作:迅速将省自然资源厅下达德阳市报征指标分解至各区(市、县),督促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分局按照要求,对2022年拟用地的项目加快完成征地报批前期工作,及时组卷上报。
提高报征审查效率:对重点项目用地涉及的批次,安排专人蹲点省自然资源厅,密切跟踪项目用地审查进展,对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补正,切实提高报征审查效率。
截至7月29日德阳市上报征地总面积11682.44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