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505号仁和新城写字楼A座21楼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西部北斗产业园6栋1单元701

联系方式:

13688080803(微信同号)    028-85327786

COPYRIGHT© 2018  中地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9006206号

NEWS

新闻中心

转载:四川首个垦造水田工程技术指导性文件出台

作者:
来源:
四川自然资源
2022/07/04 18:00
浏览量
【摘要】:

6月28日,《四川省垦造水田工程技术指南》正式印发。

《指南》

● 规定了四川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的建设目标、项目区选择、规划布局和技术要求。

● 适用于四川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的建设,包括改造水田、新开垦水田、水浇地或旱地改造水田等。
开展垦造水田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向水要地”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保障我省重大项目落地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规范有序开展垦造水田工作,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 号)、《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 号)和《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垦造水田工作的通知》(川自然资发〔2022〕11 号)等政策法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16)、《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等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四川省垦造水田工程技术指南》。

《指南》规定

垦造水田要坚持:

尊重群众意见、科学选址;因地制宜、生态保护;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

工程规划应符合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并与当地各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道路、林网、输电线路等设施,并应与现状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
 

《指南》明确

项目区必须要有水源保障,根据不同地形条件、水源特点等,合理配置灌溉供水措施,做到蓄、引、提、集相结合,中、小、微型工程并举;优先在已建、在建和已规划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灌区和各类耕地建设项目集成区域,选择水源及土壤条件好、集中连片度高、适宜规模化种植的地块纳入垦造水田范围。

《指南》要求

项目实施要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增加有效水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保障水平,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和乡村振兴建设。
《指南》作为四川首个垦造水田工程技术指导性文件填补了土地整治垦造水田工程领域技术空白,为严格耕地保护、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和保障建设项目“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需要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将持续助力建设新时代天府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