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505号仁和新城写字楼A座21楼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西部北斗产业园6栋1单元701
联系方式:
13688080803(微信同号) 028-85327786
COPYRIGHT© 2018 中地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9006206号
NEWS
新闻中心
严守耕地红线 保护“天府粮仓”
一粒米,凝聚老农半生心血,承载中华5000年农耕文明和饮食文化。芒种时节刚过,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平整的秧苗稠密、葱茏,一片绿意生机。
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水稻长势良好。周勇/摄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
距离眉山市主城区10公里,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考察,就来到这里,成乐高速公路与成昆铁路复线穿境而过。稻田、村落,阡陌相连,构成一幅成都平原的仲夏田园风光。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
总书记念兹在兹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坚守一条红线,压实党政责任
● 西昌市安宁镇株木树村六组,田长田娟在进行巡查时,发现耕地上有违法建房行为,当即阻止并要求限期整改,目前已限完成整改;
● 西昌市佑君镇站沟村三组,田长郭静在巡查中发现有人在耕地上违法建房,立即逐级上报,最终在限期内完成整改,恢复了耕地……
田长郭静在巡查中发现有人在耕地上违法建房,立即逐级上报
西昌市于2021年7月1日在全市推行“田长制”,坚决守住全市72.54万亩耕地面积的红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2021年12月10日,四川省委督查绩效办、省政府督查室联合下发《2021年度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工作考评细则》。这是全国首个为了强化耕地保护专门制定的省级考评细则。
2022年3月14日,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强调,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各市(州)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同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全覆盖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和改变耕地用途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2022年4月28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主持召开全省耕地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再次提出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全面推行“田长制”,形成全省耕地“一张图”管理,层层签订“军令状”,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决不让良田好土丢一分、少一寸。
为了把耕地保护任务落到实处,四川省已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工作体系,将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具体责任人和具体地块,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新机制。
广安市邻水县“田保姆”给水稻秧苗施肥
探索一条新路
天上看实时查及时管, 地上巡随手拍
2021年,省厅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省耕地动态监测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运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按照双月监测的频次,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实施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耕地变为园地、林地、草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以及农业设施用地等情况。
走进四川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卫星中心工作人员拿出2张几乎一模一样的卫星影像图,邀记者一起来察看。“这两张图的拍摄时间相差半年。左边这张,白色的是房子,绿色的是成片耕地。而右边这张,在这个位置多了一个小黄点。”卫星中心高级工程师邓立指着影像图上的黄色小点说,“出现小黄点,说明这里的耕地状况发生了变化。之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根据我们提供的点位进行实地核查。目前,四川省可以运用16颗卫星对耕地保护利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计划到2023年,四川将全面建立 “天上看”、“实时查”、“及时管”、“地上巡”、“随手拍”的“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耕地动态监测机制。
通过全覆盖动态监督机制的建立,真正让违反乱占耕地无所遁形
护好一方土地,让良田变“粮田”
绵阳梓潼高标准基本农田
梓潼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张梅介绍,与过去的做法,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时,就我们采取了'全覆盖+精准实施'的模式,对涉及新增耕地的图斑进行全覆盖踏勘,对项目实施前土地利用现状、测绘数据及设计进行现场分析论证。仅这一项,工作量就成倍增加。同时,试点推进、分片实施。每个项目区都选择1~2个试点点位先行开展整治。只有试点点位达到了要求,才在项目区全面推开。在验收中也真正实现了新增耕地看得见、指得出、能上图、能落地。
在隆昌市金鹅街道光华村,曾经高低不平的坡地在土地整治后变成了人人羡慕的水田。通过“旱地改水田”项目,耕作条件改善,农作物产量可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产出在扣除成本后年纯收入可达977.33万元,较往年增加300万元。
隆昌通过“旱地改水田”项目,耕作条件改善
天府之国,地势平坦、水域遍布,河网纵横、物产丰富,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主产省,如何提高亩均粮食产量?
省厅以土地整治项目为抓手,强化项目管理,不定期对全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和新增耕地备案入库情况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强化监督,2021年研究修订《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办法》等制度规范,开展省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优选工作,进一步强化项目立项、实施、验收以及后期管护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今年又出台《关于有序开展垦造水田工作的通知》,有序推进全省“垦造水田”工作的开展,提升耕地质量。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制度,2021年,全省共验收土地整理项目304个,新增耕地指标19.35万亩;积极开展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优选,共涉及总建设规模54.11万亩,投资估算9.30亿元,预计新增耕地2.21万亩。完成“旱改水”项目试点,西昌市、隆昌市、岳池县3个试点项目建设总规模10809.06亩,总投资约7010万元,共新增耕地454.95亩,新增水田1345.37亩。扎实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有序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流转。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芒种时节,天府大地广袤沃野田畴一派繁忙,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坚实,“年年有余”的祈福语已是现实。
德阳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金黄的麦田一望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