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505号仁和新城写字楼A座21楼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西部北斗产业园6栋1单元701

联系方式:

13688080803(微信同号)    028-85327786

COPYRIGHT© 2018  中地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9006206号

NEWS

新闻中心

“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四川各地在行动

作者:
来源:
四川自然资源
2022/09/04 12:00
浏览量
【摘要】:

       今年以来,四川各地自然资源系统立足职能职责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护航增劲。

德阳市

找准政策制定“出发点”,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 出台《自然资源服务保障经济增长若干措施》,从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创新产业用地利用方式等16个方面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拟定《关于支持新型产业用地(M0)发展的意见(试行)》, 从规划管理、供地管理、分割转让等方面支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
     ➤ 制定《德阳市中心城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即供地”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前置服务”模式、“并联式”改革、“代帮办”服务、“承诺制”监管、“清单制”容错,实现中心城区内选址相对明确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政府在项目签约后进入供地环节审批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的目标。文件实施以来,德阳经开区已成功实施1宗面积94亩、绵竹市实施1宗面积43.84亩。

找准地产企业“痛难点”,为企业松绑减负

       创新制定《德阳市房地产开发用地分期开发、分期办理不动房权证暂行办法(试行)》,解决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资金、办证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比如支持万景房产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分期开发、分期办理不动产权证,有效缓解企业发展压力。

找准政策执行“落脚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建成“德阳市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不动产权电子证照核发,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了不动产存量房抵押登记、不动产抵押注销登记等不动产登记事项“全市通办”;与28家银行网点签订“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已办理业务533笔,涉及金额18811.2万元。

广安市

       川渝高竹新区是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的重大功能平台。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作为积极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新区建设

统一编制新区国土空间规划

       ➤ 成立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专班,组织编制262平方公里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划定新区开发边界约34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约16平方公里,待纳入渝北区、广安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予以审批。
       ➤ 在新区规划未获批前,为保障新区项目落地,采用创新方式,先行锁定起步区规划范围,编制7.61平方公里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形成初步方案,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全力保障新区建设用地

      ➤ 四川版块2021年度获批建设用地915亩;
      ➤ 2022年度已上报征收土地8个批次,总面积3368.949亩,后续3个批次报件涉及面积1500.642亩,报件资料基本准备到位,将根据年度计划指标情况适时上报。

积极推进试点项目

       ➤ 将邻水县高滩镇纳入四川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截至目前,已对辖区资源禀赋状况进行了梳理,形成了台账,组织制定了工作方案;

       ➤ 支持高竹新区开展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今年6月21日,广安市印发《关于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要求在2022年底实现产业园区(含高竹新区)新增工业用地60%以上采取“标准地”供应,鼓励通过灵活的市场化配置方式保障产业用地。

甘孜州

强化要素保障,“双增减”解锁发展密码,通过“增减挂钩”和“增存挂钩”双机制,灵活保障项目启动难、落地难的问题

       ➤ 用好“增减挂钩”政策,明确对全州各县(市)增减挂钩规模按需求足额保障,通过全面指导、挖掘潜力,稻城县预上报计划指标潜力规模120亩,真正把农村废弃宅基地“变废为宝”的政策效益最大化;明确州级统筹灵活使用计划指标,720公顷计划指标用于民生发展、乡村振兴发展用地,应保尽保,已配备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454公顷。
       ➤ 用活“增存挂钩”机制,2022年甘孜州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共744亩,通过“增存挂钩”产生的可用计划指标供落地甘眉工业园区的炉霍县招商引资项目调剂使用,项目落地建成预计分红达1.7亿元,为破解工业企业用地指标不足、前期推进难等瓶颈问题,计划指标采取100%“提前预支”方式供应,“双机制”正有效解锁发展密码。

深化“放管服”改革,缩短办理时限

       ➤ 探索推进“远程代办审批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扩展服务”等多项改革,对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等报州级办理用地预审和建设用地审查、备案手续的,纳入“绿色通道”,实行“远程申报、容缺审查、即报即审、全程辅导”。
       ➤ 提供贴心服务,甘孜州本级窗口在全州率先实现7×16小时贴心服务,随时领取相关资料和证书,所有项目办理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特别是交通项目实现了审批时限在承诺时限基础上最少压减30%的目标。

强化土地利用审查,提升用地合理性和安全性

       ➤ 进一步要求各县(市)强化在项目立项阶段的土地利用审查,明确办理土地预审项目必须在国家预审备案系统进行定位备案,确保全州范围内项目用地避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真正从源头控制建设用地占用敏感区域的增量。

       ➤ 对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进行进一步核实,对转为“一住两公”且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地块进行了统计,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提出了严要求,确保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提高,为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注入了“防腐剂”。

眉山市

       深化矿产审批权,下放助推“证照分离”改革质效再提升 

优化审批程序,保障更贴心

       ➤ 实行矿产资源勘查许可和采矿许可申请线上线下同源办理,申请人可通过矿业权三级联网审批系统开展办理,实现不见面审批和全程网办,足不出户实现矿业权登记申请。同时,提供线下就近代办和新证免费快递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办理矿产资源勘查许可2件,采矿许可7件。

简化办理流程,办事更省心

       ➤ 以“川渝通办”矿业权登记服务指南申请材料目录为标准,按照最简、最优的标准,重塑权责关系、明晰业务流程,进一步简化登记资料、制定证明事项清单,对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能证明的事项,无需申请人提供。
➤ 锰矿、硫铁矿、芒硝、地热和矿泉水等矿种在市级即可办理相应采矿权登记,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结下放采矿权登记业务9次。